隨著人工智慧(AI)、雲端運算以及即時資料處理的爆炸性成長,企業正全力擴建資料中心以滿足需求,而隨之而來的,是維持系統正常運作時間日益複雜的挑戰。
現今的資料中心被設計用以支援原生 AI 工作負載,其所需的電力與冷卻需求可高達傳統應用的 50 倍。當大量機械、電氣與電子基礎設施集中於同一屋簷下時,過熱問題便成為首要隱憂——這不僅會造成能源效率低落,更可能引發連鎖的伺服器故障、資料遺失與服務中斷。
高科技維護檢測
確保資料中心的電力分配系統與冷卻基礎設施持續穩定運作,是維持正常運行時間、預防機械與電氣故障以及避免停機的關鍵。這些系統在發生故障前往往會產生熱異常,而傳統使用紅外線溫度計或固定式感測器的檢測方式,可能會錯過關鍵的高溫區域。
雖然這些工具能夠測量溫度,但它們僅能呈現整體狀況中的極小部分。除非測量點恰巧位於熱點上,否則此類檢測極有可能忽略重大問題。
紅外線熱像儀——無論是手持式還是固定安裝於資料中心各處——都能提供設備溫度的全方位視野。技術人員可利用熱像儀偵測電氣開關設備、馬達、不斷電系統(UPS)、電力分配單元(PDU)、發電機以及所有伺服器供電設備的潛在問題。

※ 此熱影像顯示的是一條來自發電機的上方匯流排導管。資料中心需要備用發電機,以在市電中斷時確保電力供應的持續運作。
-
市面上雖有各式各樣的手持式熱顯像儀,但專業型機種在資料中心的預知保養工作中具備明顯優勢。
以 FLIR T 系列熱影像儀 為例,其具備雙視野(DFOV)與廣角鏡頭,使用者可同時掃描大範圍區域或多個元件。這些熱像儀現已能與 FLIR Ignite™ 報告與分析軟體無縫整合,支援自動上傳、歷史比對與趨勢分析。
部分熱影像分析軟體,如 FLIR Thermal Studio Pro,能與熱像儀直接互動,提供導引式檢測路徑與內建參考影像,確保不同技術人員皆能以一致、可重複的方式進行資產檢測。
至於固定式熱影像儀,最新型號已內建邊緣端分析功能與無線連線能力,能輕鬆整合至現有監控系統。許多機種支援 REST、MQTT 等現代工業通訊協定,使多種感測器資料可彙整至同一資產健康儀表板中,簡化整體整合流程。
定期使用熱影像儀進行檢測可協助維護團隊:
• 在發生非預期停機前,找出並修復隱藏問題
• 偵測過載電路或鬆動連接點
• 預防設備故障
• 優化能源管理與空間配置
HVAC 與冷卻系統
資料中心必須維持完美的氣冷環境以確保高效運作,因此多採用「熱通道/冷通道」配置原則以保持溫度一致性。此設計讓伺服器機櫃相互對向,並位於電腦機房空調(CRAC)出風口上方。CRAC 由下方吹出冷氣流冷卻伺服器,而熱空氣則從機櫃背面排出,遠離設備。
隨著資料中心在機櫃中容納越來越多伺服器,熱影像技術在驗證熱通道/冷通道運作狀況時的重要性日益提升。藉由熱像儀,使用者可清楚看出如風管錯位或電氣故障等問題,並據此採取修正措施,改善散熱問題。
溫度同時也是能源消耗與設備運作狀態的重要指標,因此定期使用熱像儀進行預知保養維護,是驗證整體電力消耗與設備健康度的理想方式。熱影像可為維護團隊提供關鍵資訊,協助其在避免過熱的前提下,最佳化能源運用與空間配置。
使用熱影像儀進行 HVAC 檢測可協助:
• 監測伺服器機櫃的溫度分佈
• 找出漏氣或管道錯位的位置
• 確認能源流失的來源
• 偵測缺失的隔熱層與冷氣冷凝水滲漏
• 識別無法運作的伺服器內部風扇

---
編譯自 FLIR Magazine - The Value of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out Data Facilities